By Ning Huang
在閱讀這本書之前,我是一個瘋狂的「單純」閱讀者, 所追求的目標是一年讀150本書。在德國聽了許多 Speaker 的演講, 他們很鼓勵大家多讀書,但是我沒有聽到任何一個人去鼓勵大家做「輸出」的動作。
這本書主要有三大主題,一是介紹兩種主要的「輸入」管道,就是讀與聽,第二是介紹如何「輸出」。 在如何「輸出」之下,又分為三大塊: 口語表達、書寫與行動。最後一個主題是作者總結的具體可行行動方案。
作者提到了兩個重點:
「輸出」會對自己的人生帶來實際的改變與影響。
「輸入」是一種自我滿足,而「輸出」可以讓你真正的自我成長。
再來作者也列了六個「輸出」的好處:
- 留下記憶
- 改變行動
- 改變現實狀況
- 獲得自我成長
- 變快樂
- 獲得壓倒性正面的成果
我想這本書對於處於逆境的人,會有很大的啟發,當我們限於人生的困境時,其實最便宜的方法,就是藉由不斷學習的「輸入」,再來不斷「輸出」的分享,是可以讓人生由低谷以螺旋式的方式往上攀升。
在書中作者也強調,「輸入」與「輸出」的比例應該為3:7 。 這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,一個讓我很震撼的數字,如果作者的說法是對的話,我想我現在就藉由開始實踐他的建議,來檢驗當我的「輸出」 – 未來當我的部落格文章滿100篇時,真實世界裡可能會發生的情況,現在下筆的是第三篇部落格文章,時間是2020年9月,我期待明、後年第100篇登出時的人生改變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。
作者在「輸出」方面,分了三個項目: 表達、書寫與行動,在每個項目之下,他提出了很多的建議與方法,我將這些方法整合做了一個「輸入與輸出的檢核表」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方的圖表。
這本書對我最大的收穫,就是鼓勵與刺激我開始做「輸出」,身為一個在德國住了20年的華僑,中文大力退步生疏的我,寫書摘心得,對我撿回中文是一個很好的幫助。對自己的期望是: 每「輸入」讀完一本書, 就「輸出」寫一篇書摘與心得,長短不拘,不給自己太大壓力,藉此幫助自己對書籍進行真正的了解與消化。
作者提到部落格文章的「100-300-1000法則」,激勵我把100篇做為目標。其實從七月開始,我把對於談判的一些想法精煉成一些句子做成圖卡發表,迄今大約寫了60句,也為每個句子製作有聲小動畫,發佈在Youtube 上。其實每次看著寥寥可數的點閱,說不感到挫折是騙人的。但是作者提出的這個法則,對我產生莫大的鼓勵作用,我先以100句和100篇書摘心得作為目標來努力「輸出」,至於結果,就暫時先不管了。
最後以作者的兩句話來做結尾:
「把習得的知識做輸出,讓自己不再只是 【自以為懂】。」
「唯有輸出才能改變真實世界。」
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有意義的「輸出」,改變我們對自己不甚滿意的人生與這個不完美的世界。
後記:
二十多年來一直與住在加拿大溫哥華的人資前輩石銳老師保持聯繫, 他很久以前就跟我說過, 妳不要光是唸書而已, 也要做分享啊。我這幾年來, 光看不練, 現在開始起步。
對於這篇文章他給了我很寶貴的回饋, 以下是他寫給我的, 他的觀點, 讓我對學習又有了更進一層的思考, 謝謝石銳老師:
「這本書對我的感受,跟你略有不同,因為我是站在教育訓練中的【學習轉移】觀點來看的。
作者輸入與輸出的比例是3:7,也許正符合你【求知若渴】的特性,可是我認為我的比例應該相反,甚至只是6:4,因為【學習要有系統性、要有深度】然後【輸出】的東西才有價值。我們常說,台上一小時,台下十小時,這就表示演講者的輸出,是經過大量的【輸入】之後,經過融會貫通,把【相關主題精華】達到充份【運用的程度】。
關於輸出的主要內容【表達、書寫、行動】,其實,【表達】只是【輸出的技巧」而已,而【書寫】則是【輸出的方式】,演講也是輸出的方式啊!我覺得最重要的是【行動】,而行動則包括了【表達、書寫、演講】,把所學做綜合性的【輸出】。
回到主題,學習的目的在於致用,所以站在【教育訓練的觀點】,學到的東西,要能應用到【工作上】,而我們的工作,包括了【生活、演講】等,也就是把【學到】的東西,轉移到生活與工作上,否則只是學到了一知半解,或者百種雜陳,什麼都懂,也什麼都不專精。」